第一次逛美国的超级市场,我的心情相当喜悦。几十个小时以前,我还在人头攒动的北京农贸市场跟饶舌的小贩讨价还价,突然间置身于清洁优雅、妙不可言的异域购物环境,我完全被征服了,脑海中刷刷蹦出一连串的美好词语:文明、上帝、现代化、物质的极大丰富……于是有强烈的表达欲望,想随便跟什么人聊聊。可是一见大家都行色匆匆,默默无言,也就不忍心侵占他们的时间。
在美国呆久了,我发现,默默无言竟是人们逛超市的常态。因此厅堂里格外宁静,除了清幽的背景音乐,一般听不到别的声音,而背景音乐又像空谷鸟鸣一样,使超市显得更加宁静。我就想,“闹市”和“叫卖”这些古老的中国用语恐怕得改改了。
人们逛超市为何不说话?因为几乎用不着说话。超市最大的特点在于,它把千百年一直夹在货与顾客之间的那个中介———卖货人给省略掉了,顾客进了超市便见物不见人,如入无人之境,直奔主题,用肢体与货直接“对话”。为了有助于这种新颖的“对话”,超市殚精竭虑,不遗余力。
美国超市大多是连锁的,讲究整齐划一,方便有效。不论你在A州还是B州,只要是同一个超市,格局和货位就永远一致,顾客每次的购物路线也跟着一致起来,该拐弯就拐弯,该直行就直行,一切皆意料中事,说话遂成为多余。
各类商品也是质量上乘,应有尽有,不应有也尽有,叫大家无话可说。超市超季节,超自然,超生态,春秋交替的迹象无从捕捉,时令瓜菜的概念也陈腐不堪。不论寒冬酷暑,货架上永远是一样的红,一样的绿,一样的水灵,一样的芬芳,如果你拍拍一个人的肩膀感叹说,太好了朋友,苹果上市啦。人家一定以为你的脑袋缺碘。自然也没人跟你搭讪说,抓紧吃点茄子吧,快罢园了。
价格更是没的说。超市是大资本、大工业的产物,一般都有自己的加工厂和进货渠道,产运销自成气候,各地分店又多如烟囱,不难取得黑烟蔽日的规模优势,封杀体格单薄的弱小商号。扣除丰厚的利润之后,超市的价格依然低得让顾客默默地、心甘情愿地掏腰包。价低时默默,价高时仍默默,不默默也枉然。人算不如天算,天算不如老板算。一介现代小民,不去超市还能去哪儿?去菜地?去鸡场?
顾客默默,守在超市门口的店员话也不多。除了谢谢、白白等套话,具有超市特色的用语大概只有一句,那就是在为顾客装袋之前问一声:“要塑料袋还是要纸袋?”语义简洁明了,一如计算机的○一○一。
我没见过超市总店的大老板,但我想他对顾客可能也无须多言,他的话已通过越滚越多的超市无声地表达出来了。他肯定希望把全世界的人都变成默默无言的超市上帝。能伺候或统率这么多的上帝,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神圣呢?
初进超市像进花园,时间长了我的感觉渐变,觉得不像进市场,倒像进工厂,进流水线,进仓库,一个满满登登而又空空落落的仓库。甚至像进笼子,一个自由自在而又绊胳膊绊腿的笼子。
美国的中青年终日拼搏,无暇说话。老年人闲来无事,便怀念旧日时光,不时还念叨几句小菜场的亲切温馨。我在纽约、巴尔的摩、芝加哥等地听不少老人愤愤地说:“我恨超市”,用语相当一致,像超市的货位一样一致。
附记:美国近期流传一则笑话,讲超市一店员将“要塑料袋还是要纸袋”这句专业用语改为“要杀鱼还是要杀树”,以讥讽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。